对话法大大CEO黄翔:如何在千亿级电子签约市场“如鱼得水”?

来源:IT168企业级发布时间:2017-11-27 00:00:00

2014年11月19日,法大大正式成立;2015年,法大大正式走向市场;同年,国内首例使用数字签名的电子合同仲裁案件获得裁决,仲裁庭表示认可当事人双方在法大大平台签署的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至此,法大大让众多企业开始注意到了国内的电子合同市场。

对一家企业而言,时间是最好的检验标准。三年过去了,如今的法大大成长了多少呢?面对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电子合同市场,法大大如何自处?对于电子合同常见的安全和法律问题,法大大又有哪些解决方案呢?


法大大CEO黄翔

本期访谈嘉宾:黄翔,法大大创始人兼CEO(编辑点评:一位明明可以靠颜值却偏偏要靠才华的创业者)


纸质合同消失倒计时:国内电子签约这块沃土如何形成?

电子签约这个事情最早由国外兴起,当DocuSign干得风生水起之时,国内几乎还是一片空白,而DocuSign的成功让不少察觉到风口的本土创业者们纷纷踏入该领域。

随着国内相关法律政策的完善,很多垂直行业比如互联网金融行业、旅游行业、电子商务、保险证券行业陆续出台了电子签名相关的鼓励性文件,市场对互联网化产品的接受度也逐渐升高。黄翔表示,法大大今年逐渐将市场重心转向传统大型企业,随着数字化转型浪潮的席卷而来,传统大型企业在转型路上变得越来越开放,十分乐意拥抱新型的企业级互联网产品,对借助互联网工具进行业务优化有较高热情,电子合同恰恰是这样一种存在,它对传统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流程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业务提升效果明显。

与此同时,电子合同相关技术条件也已准备就绪。电子合同本身需要具备相对成熟的加密机制,而电子签名技术在2004年之前就已被广泛应用。随着云基础设施的发展,目前市场上的很多电子签名企业都是基于云计算提供电子签名服务。

最后,黄翔认为,需求推动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原因。过去三年,电子签名企业的成长得益于市场肥沃的土壤,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催生了大量的线上高频交易,这对相关文件比如投资协议的法律有效性要求更高,拉动了SaaS电子签名行业的发展。

综上,国内电子签约市场的沃土就此形成。

都做电子签约,法大大凭什么可以“如鱼得水”?

任何一种产品的发展必会有一段同质化竞争的经历,除非技术或其他入场门槛特别高。据统计,2016年,国内平均每两个月就会诞生1家电子签约平台。很多企业在寻找电子签名产品时难免觉得似乎各家提供的服务都差不多,这就像共享单车市场的竞争一样,都是差不多的车,该骑哪一个呢?

当市场教育阶段进程过半,这种同质化现象在所难免。黄翔表示,这种现象一定是阶段性的,这也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无论是纸质合同还是电子合同,签约的本意都是为了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所以,电子签约不仅要解决技术问题,还要保证合同的法律有效性,这就是法大大独有的优势所在。依托合作律师机构遍布全国100余家律师事务的1000多位优秀律师,法大大基于电子合同包括电子签名构建了全方位的法律保障体系;其次,法大大有专门的法律呼叫中心,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在线服务;与国内仲裁机构实现系统对接推出线上仲裁服务,用户签电子合同若出现合同纠纷可以直接通过法大大线上仲裁通道申请在线仲裁。这些既是法大大守护互联网时代契约精神的体现,也是法大大最重要的差异性所在。

其次,由于电子合同的特殊属性以及企业对于信息安全的内控需求,法大大作为甲方、乙方之外的第三方平台,不介入交易但需要负责存证、取证、出证等事务,结合这样的业务特性以及客户需求,法大大以公有云为主要对接方式,并可提供混合云的灵活部署方式。

虽然,电子签名是相对标准化的SaaS产品,80%的部分是模块化的,基本只有20%的部分涉及定制化,但法大大在技术包括安全方面的投入从未停止。

去年,法大大与微软(中国)、Onchain共同发起了名为“法链”的数据存证区块链联盟链。区块链技术本身是非常有价值的,在数据的不可篡改、数据存证、数据存储方面优势明显。安全层面,法大大目前已经实现了金融级别的安全保障,同时与支付宝合作,开通线上身份认证服务等。黄翔透露,法大大一直在跟进新技术的发展情况,探索用新技术解决线上法律文件签署产生的数据,以期更好地存储数据、更高效地解决用户安全问题。

低调耕耘,法大大不以追求商业寡头为使命

对于电子合同未来可能达到的市场量级,业内众说纷纭,普遍认可的一种说法是千亿级的规模。虽已跻身电子合同市场前列,黄翔表示,法大大不以“追求成为商业寡头”为使命,只希望成为电子合同市场一家优秀的企业。这个市场很大,激烈的竞争只是表象,还有许多未开拓之地在等待挖掘。法大大本着开放的心态,希望与更多小伙伴们一起努力完善电子合同市场。

文末吐槽:

记者:电子签约市场目前没有盈利的厂商吗?

黄翔:对于做企业服务的公司,尤其是SaaS企业都是烧钱做起来的这一说法,我不太认同。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增长曲线,企业需要在盈利与增长之间找到平衡,而并不是简单的衡量是否盈利即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自然会找到那个平衡点。